位置:首页 > 健康中心 > 养生保健

中风后遗症如何康复?

来源:药源网 更新时间:2017/3/2

脑中风后遗症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后仍存在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吞咽困难、精神及智力的异常、一侧肢体麻木萎软(动则乏力、久卧在床)或痉挛(常见的上臂“挎筐”、下足“内翻”)等。

中医称本病为“痿病”“偏枯”,概因其“气血不足,脑髓失养,痰瘀阻络,半身不遂”,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临床上这一类的病人很多,大多数人都缺乏脑中风后续康复治疗的概念,觉得急性期治疗之后,剩下的就是在家卧床将养了,其实不然,度过急性期之后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才是重点。

运动功能的恢复

中风后遗症最常见的就是一侧肢体的瘫软无力或痉挛强直,为了避免废用性肌萎缩及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上经常建议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被动、主动运动训练。

被动训练多应用于脑中风后遗症早期,主要由护工或者家属帮助患者活动肌群,患者以意念配合(患者的自主康复意识十分重要),包括肩、肘、腕、膝、踝关节的屈、伸、内外旋转活动,每日2~3次,动作要均匀柔和,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地操作,避免过度牵拉脱位;

主动训练包括坐位平衡(应逐渐坐起,避免体位低血压)、穿脱衣物(锻炼上肢力量及精细动作,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站立位及行走训练(锻炼下肢力量及迈步重心转换,初始阶段可借助扶持)等。

言语功能的训练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中风患者经常出现言语及吞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早期的功能训练非常必要,包括开闭口、伸卷舌、鼓腮吹气、吞咽口水、发音锻炼(从简单音节开始,循序过渡到句子、诗歌的朗诵),此过程比较枯燥,注意要不断鼓励患者,提高积极性。

心理健康的辅导

脑中风病人由一个健全人变为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的人,必然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在门诊经常听到患者抱怨,为何自己罹患此种疾病,存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等多种负面情绪。对这些不良情绪我们需要及时地疏导,可以通过轻抚、握手等动作进行安慰。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播放中医五行音乐进行音律调节,其中木行(属肝)和水行(属肾)音乐的轻柔和缓对患者的急躁、失眠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火行(属心)和金行(属肺)音乐节奏明快活跃,可以调节病人的抑郁、恐惧、绝望;对因焦虑造成脾胃功能失调的患者,让其倾听厚重的土行(属脾)音乐,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