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顺畅 促DTP进阶
来源:医药经济报 更新时间:2024/1/30
2024年1月1日,《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版)》正式施行,2023年新增的国家谈判药品已全部纳入该省“双通道”和单独支付药品范围。《医药经济报》记者留意到,为推动国家谈判药品落地,海南省将国谈转乙类药品全部纳入了“双通道”管理范围。
除上述省份,江苏、河北、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继公布新版“双通道”管理药品名单。国谈“双通道”品种持续扩容,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之间的协同。
落地执行待深化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六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数据显示,2022年,协议期内275种谈判药品报销1.8亿人次,当年累计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
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宣建伟教授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国家多措并举保障国谈药落地。例如,建立起“双通道”管理机制,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对于纳入“双通道”单独支付管理的谈判药品,可不纳入医保总额控制。并在DRG、DIP支付方式下,及时调整病种权重,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努力实现“应配尽配”,充分调动医疗机构配备谈判药品的主动性、积极性。
据统计,从2021年4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双通道”管理以来,大部分省份发文建立了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2023年10月底,北京市公布第一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试点药店,规范“双通道”管理药店服务行为。
不过,在业界看来,尽管绝大多数省份已开展上述试点或实际运行,由于各地零售药店情况、医保政策基础和监管基础不一,各地落地细节存在差异,患者购药流程中也发现处方流转、医保报销和药品使用上的一些难点,亟待疏通。
对此,宣建伟分析认为,国谈药“双通道”实施进度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处方外流环节尚未完全畅通,部分医疗机构对外配注射药品不提供注射服务,切莫让双通道变单通道。此外,提升“双通道”药品目录对往年谈判药品的覆盖率、门诊开具“双通道”药品处方可能存在报销缺口等情况,也有待进一步改观。
DTP盈利求解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政策的实施为我国DTP药房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由此,DTP药房步入黄金发展期。
据记者了解,当前DTP药房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批零一体“老三系”(国药控股、华领医药、上海医药)、传统连锁(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等),以及以数字化医疗切入的圆心大药房、思派大药房等。然而,低毛利、高成本等行业属性,让DTP药房的盈利成为待解难题。
中国院外营销联盟高级顾问孙跃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未来打造DTP药房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配送服务,做好药品温湿度实时监控及安全保障,实现在线查询配送状态;二是完善专家问诊服务,可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问诊开放服务;三是做好患教直播,与医院科室及专家合作,打造肿瘤领域专业知识科普的直播内容;四是围绕患者基本信息、诊疗档案、随访档案建立起统一的健康档案;五是创新支付模式,可与药企及商保公司积极探索合作模式,多渠道实现患者用药可及性;六是做好药师咨询服务,向患者定向推送用药指导信息,辅助患者用药;七是建立专业药师随访团队,通过定制化设计随访方案,定时提醒相关随访人;开发智能化随访小工具,提高随访服务质量。还可开发慈善援助项目,助力患者在线合规申请所需药品等。
本站系本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