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合成生物学将改写创新雨林生态

来源:医药经济报 更新时间:2023/12/7
近日,上海市连发《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三份重磅激励政策,同步公布《上海市加快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行动计划》,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空间链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雨林生态。合成生物这一前沿概念再次引起业界关注。

对于这一新质生产力,产业层面也是跃跃欲试。前不久,普洛药业公告称旗下产业投资基金加注拓展合成生物的布局;普利制药近日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成功开发了降糖和减肥原料药司美格鲁肽,该产品通过基因工程菌株发酵得到多肽主链,产品纯度达到98%以上。合成生物学发酵的产品,最大特点是成本优势。合成生物的应用潜能或将颠覆传统供应链。

夯实基础垫高底盘

据了解,合成生物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微生物基因重新编程组合,发明出新材料。华熙生物研究揭示出通过改造酿酒酵母的细胞,把红景天苷的相关基因合成出来放在酿酒酵母细胞中,发酵后酿酒酵母细胞可以分泌产生高纯度的红景天苷。

有权威专家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目前新药开发的瓶颈之一在于部分平台的技术服务和开放共享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技术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尤其早期基础研究最为薄弱。目前,全球在研靶点总数约2万个,而中国在研靶点总数约2300个。以免疫治疗药物为例,基于已知靶标的模仿式创新难以抢占市场先机。由此来看,企业应更加注重包括合成生物在内的前瞻性、战略性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策略研究。”

只不过,合成生物技术发展也面临着产业转化的难题,关系着合成生物学能否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除生物医药外,基于合成生物学架构的全新无创分子诊断底层技术平台也在搅动千亿市场。目前,羿鸣生物选定了一种基于数学建模和合成生物学指导下的定量测定开发方法,将传统定性描述的生物学过程转变成可定量测定的工程学问题,实现新路线所需的全新生物学功能,也给器械创新带来新视角。

达安基因董事长薛哲强表示,“2022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约为407.2亿美元,中国分子诊断市场为182亿元,部分国产品牌开始赶超进口品牌,但在高精原材料开发、突破技术壁垒等方面仍有差距;其次是同质化产品迭代,创新能力滞后,尤其是高端领域需要探索前沿科技。”他进一步指出,高端体外诊断产品封闭式设计是未来创新的方向,在基础研究方面补短板,同时实现高端诊断设备自主研发。

力量汇聚资本加持

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正在加注合成生物前沿赛道。继赋远合成生物基金成立后,10月10日,江苏常州投资集团参与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60家国内合成生物学企业完成融资进展。据悉,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融资总额约180亿美元,为此前十年该行业融资的总和。

合成生物未来的应用前景让资本市场发现了新高地:2006年工程酵母生产青蒿素前体青蒿酸的突破成为合成生物学产业化落地的里程碑案例,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植物提取方法来源稀少、价格昂贵等问题,并点燃合成生物的引擎。利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如铁皮石斛、灵芝等药用植物所蕴藏的天然活性分子具有无限想象空间及前景。

中信证券相关负责人刘晓岚日前分析指出,“在‘投早、投硬科技’大趋势下,今年创新药、创新器械等早期项目占50%以上。而从二级市场来说,A股整体板块和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日均换手率交易活跃度均远超港股,合成生物领域成长性较强。”

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明确将合成生物列为科技前沿领域攻关方向之一。不过,合成生物龙头企业分化明显,科创板合成生物学第一股凯赛生物自2021年年底高点迄今股价累计大幅下滑。同样,海外合成生物学赛道的头部企业Ginkgo自同年11月高点迄今股价已腰斩,Amyris则已申请破产重组。总体来看,产业转化仍是亟待突破的难题。前述专家认为,“以点带面,合成生物正在汇聚力量,资本接下来会如何看待合成生物概念取决于这股力量整合的成效及潜能。”

本站系本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